食源性感染疾病
世界卫生组织(WHO)认为,凡是通过摄食进入人体、由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,通常具有感染性或中毒性的一类疾病,都称之为食源性疾病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对食源性疾病也有明确的定义:食源性疾病是指食物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、中毒性等疾病,包括食物中毒。
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食物
1、动物源性生食最容易受到污染,特别是生的或未煮熟的肉类和家禽、生的或稍微煮熟的鸡蛋、未经高温消毒的(生)牛奶和生贝类。
2、水果和蔬菜也可能受到污染。
3、虽然某些食物更有可能使您生病,但任何食物都可能在田间、加工过程或食品生产链的其他阶段受到污染,包括通过与厨房中的生肉交叉污染。
生禽肉都含有弯曲杆菌,它还可能含有沙门氏菌、产气荚膜梭菌和其他细菌。生肉可能含有沙门氏菌、大肠杆菌、耶尔森氏菌和其他细菌。
生(未经巴氏消毒)牛奶 和用它制成的产品,包括软奶酪、冰淇淋和酸奶,您可能会生病。这是因为生牛奶可能携带有害细菌,包括弯曲杆菌、 隐孢子虫、大肠杆菌、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。
鸡蛋可能含有一种叫做沙门氏菌的细菌,即使鸡蛋看起来干净且没有破裂,也有可能引起疾病。在准备需要生鸡蛋或未煮熟鸡蛋时,请使用巴氏杀菌鸡蛋和蛋制品。
食源性疾病的分类
1、细菌性食物中毒:食物中常见的致病菌有沙门氏菌、副溶血性弧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肉毒梭菌、蜡样芽胞杆菌、大肠埃希菌、空肠弯曲菌、克罗诺杆菌属(阪崎肠杆菌)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等。
2、病毒性食物中毒:病毒也可以通过食物的传播导致食源性疾病。诺如病毒食源性感染的常见原因,其特征为恶心、爆发性呕吐、水样腹泻和腹痛。甲型肝炎病毒通过食物传播可导致长期肝脏疾病,通常通过生的或未煮熟的海鲜或受污染的生农产品传播。
3、寄生虫性食物中毒:一些寄生虫,如鱼源性吸虫,只通过食物传播。其他绦虫,例如棘球绦虫,可能通过食物或直接接触动物感染人。其他寄生虫,如蛔虫、隐孢子虫、通过水或土壤进入食物链,污染新鲜农产品。
4、化学性食物中毒:化学性有害物包括有毒金属;有机磷等农药以及一些化学物质亚硝酸盐、砷化物;兽药,如盐酸克伦特罗(“瘦肉精”)等;工业用有毒物质,如甲醇、甲醛等。
5、有毒动植物性中毒:常见的含有毒素的动植物有菜豆、发芽马铃薯、乌头、贝类毒素、河鲀鱼、组胺等。
6、真菌性中毒:食用了被真菌毒素污染的粮食和食品而发生的食物中毒。目前为止,已发现的真菌毒素多达300余种,与食品关系密切的、比较重要的几种有毒蘑菇、霉变甘蔗、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中毒。
食源性疾病的三个基本要素
食源性疾病包括三个基本要素: ①传播疾病的媒介-食物;②食物中的致病因子-导致人体患病; ③临床特征-急性中毒或急性感染。
食源性中毒常见致病菌症状及来源
食物中毒引起疾病的前五种细菌是:诺如病毒,沙门氏菌,产气荚膜梭菌,弯曲杆菌,金黄色葡萄球菌。
金黄色葡萄球菌(葡萄球菌):
症状在接触后30分钟至8小时开始:恶心、呕吐、胃痉挛,大多数人也有腹泻。
常见食物来源:处理后未煮熟的食物,如肉片、布丁、糕点和三明治。
弧菌:
暴露后2至48小时出现症状:水样腹泻、恶心、胃痉挛、呕吐、发烧、发冷,
常见食物来源:生的或未煮熟的贝类,尤其是牡蛎
产气荚膜梭菌:
暴露后6至24小时出现症状:腹泻、胃痉挛,通常突然开始并持续不到24小时。呕吐和发烧并不常见。
常见食物来源:牛肉或家禽,尤其是大块烤肉;肉汁;干的或预煮的食物
沙门氏菌:
暴露后6小时至6天出现症状:腹泻、发烧、胃痉挛、呕吐
常见食物来源:生或未煮熟的鸡肉、火鸡和肉类;鸡蛋;未经巴氏消毒的(生)牛奶和果汁;生水果和蔬菜
其他来源:许多动物,包括家禽、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以及啮齿动物 (袖珍宠物)
诺如病毒:
暴露后12至48小时出现症状:腹泻、恶心/胃痛、呕吐
常见食物来源: 绿叶蔬菜、新鲜水果、贝类(如牡蛎)或不安全的水
其他来源:感染者;接触带有病毒的表面
肉毒杆菌:
暴露后18至36小时开始出现症状:复视或视力模糊、眼睑下垂、口齿不清。吞咽呼吸困难,口干,肌肉无力和瘫痪,症状从头部开始,随着病情恶化而逐渐下降。
常见食物来源:自制的罐头或发酵食品。
弯曲杆菌:
暴露后2至5天开始出现症状:腹泻(通常为血性)、胃痉挛/疼痛、发烧
常见食物来源: 生的或未煮熟的家禽、生的(未经高温消毒的)牛奶和受污染的水
大肠杆菌(大肠杆菌):
接触后3至4天开始出现症状:严重的胃痉挛、腹泻(通常为血性)和呕吐。大约5-10%的大肠杆菌食物中毒的人会出现危及生命的症状。
常见食物来源:生或未煮熟的碎牛肉、生(未经高温消毒的)牛奶和果汁、生蔬菜(如生菜)、生豆芽、不安全的水
环孢子虫:
暴露后1周开始出现症状:水样腹泻、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。胃痉挛/疼痛、腹胀、胀气、恶心和疲劳。
常见食物来源: 生水果或蔬菜 和草药
李斯特菌:
暴露后1至4周开始出现症状: 孕妇通常会出现发烧和其他类似流感的症状,例如疲劳和肌肉酸痛。怀孕期间的感染可导致新生儿严重疾病甚至死亡。其他人(通常是老年人):除了发烧和肌肉疼痛外,还会出现头痛、颈部僵硬、精神错乱、失去平衡和抽搐。
常见食物来源: 软奶酪、生豆芽、甜瓜、热狗、肉酱、熟肉、熏海鲜和生(未经高温消毒)牛奶
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特点
(1)一般潜伏期短,来势急剧呈暴发性,短时间内多人发病。
(2)发病与食物有关,暴发病例有食用同一污染食物史,流行波及范围与污染食物供应范围相一致。
(3)病人临床表现相似,最初或主要症状多以胃肠道症状为主。
(4)一般停止进食污染食物后,暴发流行即停止。
食源性疾病的处置
1、停止进食
不要再继续进食,吐出嘴里的食物,避免再继续食用这些食物造成中毒。
2、催吐
如果进食食物时间在1~2小时内,可使用催吐的方法。

方法1:立即取食盐20g加开水200ml溶化,冷却后一次喝下,如果不吐,可多喝几次。
方法2:用100g鲜生姜捣碎取汁用200ml温水冲服。
方法3:用筷子、手指等刺激咽喉,引发呕吐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中毒者若昏迷,则不能催吐,以免呕吐物堵塞气道。
这些方法无效时,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药物催吐。
3、导泻
进食2个小时后,食物已经到了小肠、大肠里,此时催吐效果不明显,应考虑导泻。
可以将中药大黄用开水泡服,也可服用元明粉,即无水硫酸钠。
但需要注意的是,导泻一般用于体质较好的年轻人,小孩、老人孕妇或月经期妇女要慎用。
4、解毒
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、虾、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,可取食醋100ml加水200ml,稀释后一次服下。

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,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的饮料灌服。
5、洗胃
洗胃可以彻底将身体含有毒素的食物排出体外,减少毒物被吸收所产生的副作用。
6、补液治疗
到医院进行及时的补液、输液,食物中毒时有可能会出现水、盐、电解质紊乱,要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液治疗,促进身体早日恢复。
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
清洗:在准备食物之前、期间和之后洗手和工作台面。细菌可以在厨房周围的许多地方存活,包括您的手、餐具、砧板和台面。
生熟分开:将生肉、家禽、海鲜和鸡蛋与即食食品分开。使用单独的砧板,让生肉远离购物车和冰箱中的其他食物。
烹饪:将食物烹调至合适的温度以杀死有害细菌。
冷藏:将冰箱保持在-4°F或以下。在烹饪后2小时内冷藏剩菜。
1张图读懂食源性疾病

6386158032283524512326661.mp4

”文章来源: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朱医“